心理學家分享

 

我們在閱讀書本時,有時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在學習(有時以為自己識、以為自己明;有時遊魂ing) 。一個好的方法就是,把書本合埋,然後盡量在腦海中回顧剛才閱讀的知識,把它的重點簡單地記下。這個步驟看似很簡單,但研究發現單純的回憶Recall,就已讓我們更好地即時記住知識,和建立在長期記憶的記憶組件chunks。

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執行功能非常影響一個人的讀書表現、工作能力。一般人的執行功能有叻有唔叻。有注意力不足/過到活躍症和自閉症的人通常在這方面比較弱。到底什麼事執行功能 executive functions?

之前提過,拖延procrastination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要開展新任務會為大腦帶來不愉快感覺,大腦為了逃避不愉快感覺,而轉移視線到其他開心的工作。

我遇過一些勤奮上進學生,他們花很長很長的時間去讀書。儘管如此,他們仍在學習上事倍功半、掙扎重重。

每個人都有「拖延」的經歷。你本來應該溫書應付考試了/ 準備一個面試 / 打電話給某人 / 幫個仔報學校,但在準備開始時,你發覺你有其他東西未做。你寧願先做那些冇咁重要冇咁急切甚至無關痛癢的東西,(青年時期的我會)玩手機丶飲杯水丶打陣機、去廁所丶(師奶時期的我會)檢查電郵掃地丶洗衫丶check電郵,也不願意開始「那個任務」。當你再次醒覺時,你可能發現你看了幾個鐘youtube。

有「研究專家的專家」("Expert on Experts")之稱的認知心理學家Anders Ericsson其中一個實驗研究了一班約二十歲小提琴學生。當中有的最終成為世界級演奏家、有部份是出色的演奏者、有部份如願當音樂老師。研究發現他們最明顯的分別在於「投入的時間」:世界級的演奏家投入10000小時,良好的演奏者投入8000小時,未來小提琴老師投入4000小時。
這實驗在鋼琴家的研究也一致。

伴讀的好處多籮籮:可以慢慢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提升親子關係、提供機會讓父母教導子女丶了解子女的想法。在閱讀過程中,也促進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長遠來說讓孩子在認字、讀字丶表達、理解等方面都有幫助。

歡迎大家分享內容、討論交流。分享時請列明「文章引述自      滿心教育心理服務 教育心理學家」

感謝你對知識的追求及對作者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