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沒有動力

09/04/2020

在一個運動會上,你會看到有四類人:

有人參加比賽為了勝出 To Win

有人為了不要輸 Not to lose 

有人為了樂趣 For Fun

有人不參加比賽

其中一個有關動機的理論:期望價值理論 Expectancy-Value Theory

動機 = 期望 x 價值

簡言之:肯不肯參與取決於成功的機會及成功的價值。(乘數呀!要兩樣都高先得)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沒有盡力去做一件事。例如做功課要三催四請、讀書唔上心。家長就覺得:我的孩子沒有動力。

我們先用以上的有關動機的理論代入孩子。在臨床的經驗中,我很少看到「沒有動力的孩子」,他們不參加讀書這場競賽只是他的動力並不在於讀書、覺得讀書的科目對他毫無意義(低價值)。或是,在讀書上沒有成功感、覺得點讀都唔會考得好(低期望)。

所以如果想幫小朋友,就由這兩方面入手。我們要先了解孩子的困難在哪裏。例如從小小的進步提升成功的感覺。或是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新知識有何用途。當然「講道理/說服/吟吟沉沉」地告訴他「讀書好緊要!」是沒有效用的。(我相信你都講咗好多次,有啲家長講咗10年20年,如果有用,你又點會咁煩惱? )所以更重要的是,聆聽孩子的想法,在按着他的想法為他選合適的比賽、定立短期的訓練目標。

而家長的信念也至關重要。我們怎樣看孩子的「成功」。是跟他人比較的勝利、還是跟自己比較的進步?如果我們可以帶領孩子只跟自己比較、重視個人努力和進步,對孩子的發展是最好的(詳情可看另一篇文章)。

順帶一提,而如果孩子由「不想參加比賽」,變成「好啦、我試吓啦」,已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但是好多家長期望不至於此,他們覺得「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為了勝出)」丶而且仲要係事事都要做到最好。但這種想法相當不切實際。

盡力而為是良好態度,但態度的建立不能操之過急。重點還是成功感成功感成功感!能力感能力感能力感!

#期望價值理論 Expectancy-Value Theory

#動機

#沒有「沒有動力的孩子」

#其實期望和價值也跟成功感有關啊

#不要操之過急因快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