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勵唔work?

08/17/2022

「唔得㗎,我試過啦,佢都唔稀罕。」「我同佢講咗,佢乖d我送部單車俾佢。佢一開始係乖左,但係過幾日又還原」「冇呀,佢冇野鍾意㗎」

作為家長,經常會用到獎勵來讓孩子乖啲( = 孩子多做好行為)。

獎什麼?

為了掌握孩子的喜好,家長可以直接詢問孩子,或留意朋輩間的話題加以揣摩。當然,也可以跟孩子逛街時留意並記錄。如果奬勵非孩子喜好,便不能達到強化行為的效果。

獎勵可多元化,也不一定要很貴重;但必須對孩子來說是真正吸引的。有時,一句讚賞、輕拍肩膀配以欣賞的眼神、煮一味孩子想吃的菜、星期日全家去遠足,也可以是很好的獎勵。

不獎什麼?

物質獎勵不宜太重量級。曾聽過有家長因孩子默書一百分,順應孩子要求送出平板電腦一部。試問平板電腦送出後,孩子的心思都去了探索刺激的遊戲世界了,還有餘暇分配對原本家長希望見到的好行為(「讀好書」)上?再說,如此終極大獎到手後,孩子可能已生活安好無欲無求了,之後還可送什麼禮物作獎勵?

不宜使用金錢作獎勵。雖然外國有不少家庭會金錢作獎勵,但我個人不希望跟孩子的關係上多了太物質化的一環。而且,獎勵的最終目標在於「有一天,他的好行為已經建立穩了,不需再作獎勵了」(即心理學上的fade out)。金錢,太吸引,好難fade out。

不獎會讓你跟目標行為背道而馳的東西。

守信!

訂立了合適的獎勵後,當孩子達到目標,獎勵定必切實執行。家長必須守信。但若孩子未能達到目標,家長可先以其他方法鼓勵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和積極的態度。但切不可因孩子討價還價而心軟。

協助孩子內化動機

配合獎勵,家長宜清晰地指出孩子值得讚許的行為。如果孩子對某些活動已建立了興趣及穩妥的行為習慣,更不須額外給予物質獎勵。但爸爸媽媽的讚賞和肯定仍是很重要的呢!

1. 用心留意孩子喜好

2. 不獎會讓你背道而馳的東西

3. 守諾言

4. 最終目標是讓孩子建立習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