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要學「將來冇用」的知識?

06/09/2023

在讀書/教書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知識並不常用。記得當年我在中學任教數學科。班內總有特別喜歡數學、也有特別討厭數學的人。

有一次跟學生聊天,活潑好動性格開朗的年青人跟我坦白起來:「老師哦,我現在學這些知識,我將來根本不會應用到,我為什麼仍要學呢?」

如果我說「加減乘除」作日常買賣最實用,「sin cos tan」作估算距離/高度,還勉強說得通。但是「S.A.S, A.A.S.」丶「微積分」對於一些本來只打算從事藝術丶服務行業的學生,實在風馬牛不相及。

面對那一雙期待我回應的眼睛,我說:「有些東西,你不知道將來是否會用到,可能會呢?但也有更多更多的東西,你就知道根本不會用到。可是哦,學習本來就是一個訓練過程,訓練你的思維、逼你動動腦筋」我繼續說出學生最不喜歡聽的一句「功課也是一樣,除了要你練習知識,也逼使你面對文字、養成自己解難的習慣」。當年,我沒有說出心底的另一句「現在解決的是老師給你的難題,但將來,你就是為了自己人生的難題,給予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機會」和「自己能在不同渠道尋求答案、以及閱讀好多好多書也是一種樂趣呢!」

當然,最後兩句沒有說出來,是因為我對於「追求知識」有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利申:本人唔鍾意讀書,但鍾意學習。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我會鍥而不捨。但你要我做功課,只會應付基本要求!哈哈哈!

要求學生「即刻鍾意讀書」是奢侈的。有時還是需要靠外間的環境安排、又或配合獎勵鼓勵(外在動機 extrinsic motivation)讓學生養成習慣。再在一點一滴的成功之中建立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