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提升閱讀能力的方法!你做對了嗎?

08/06/2020

親子伴讀

顧名思義,就是父母和子女一起閱讀。

伴讀的好處多籮籮:可以慢慢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提升親子關係、提供機會讓父母教導子女丶了解子女的想法。在閱讀過程中,也促進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長遠來說讓孩子在認字、讀字丶表達、理解等方面都有幫助。

好處這麼多,大家是否想立即就同個仔講「買書、坐低、讀比我聽」呢?雖然親子伴讀很吸引,但我們也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太過急於「語文訓練」拔苗助長。

如果爸爸媽媽太過「目標為本」(或者誤以為提升語文能力是唯一目標),只會把孩子嚇怕、在未養成閱讀興趣/習慣之前,見到書本已經耍手擰頭。

所以親子伴讀有以下注意事項:

目標:

!提升親子關係!提升子女閱讀的興趣、能力感!所以過程中一定要是愉快、有趣的。家長可以讓孩子選擇喜歡的閱讀材料,可以是繪本、科幻漫畫、雜誌。

選材難道:

最好讓孩子按自己興趣選書。而書本也要符合他的閱讀能力。最好是他能獨自閱讀70%至80%文字的書本。(這裏涉及ZPD, 大家可參考相關文章

時間長短:

15分鐘為參考,按孩子的年紀、能力作增減。寧可孩子讀得興致勃勃「意猶未盡」,好過佢覺得十分煎熬「仲未讀完㗎?仲要讀幾耐啊?」。

養成習慣:

每天固定時間丶固定地點閱讀。農夫耕種也要每天澆水,不能一次過把一星期的水澆完。

佢淨係想睇圖畫?

這是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先不要急!先不要急!先不要急!養成習慣是需要時間的。只要孩子肯坐下來、翻開書本、就已經表示他對「新的知識/新的故事」有興趣。我們總是願意做自己有能力做的事,現在他未有信心閱讀,正正是機會讓我們慢慢地培養。

家長可以先指着故事的圖畫,跟他一起預測故事的內容、發展,也可透過提問讓他猜測故事的不同元素(例如時間丶人物丶地點丶事情等四素)。

過程:

在引起孩子興趣後,翻開書本、跟孩子一起閱讀文字(用手指指着文字,跟孩子「同步閱讀」),當孩子覺得有信心,可以由他自己閱讀內容。(「獨自閱讀」)

當孩子遇到難字:

家長不需急於讀出字音,可以透過部首丶聲旁丶故事內容(形丶音丶義)讓孩子推測字詞。無論孩子能否成功推測,都給予讚賞鼓勵、家長再讀出正確讀音。記住過程保持輕鬆愉快,唔好做考官去監察進度。

親子伴讀是一個父母和子女的共同經歷。未必在三五七日明顯提升閱讀能力。但我們要深信,親子伴讀是「潤物細無聲」的、「實證顯示有效能」的提升閱讀能力方法。

當我們有點疲累、有點心灰時,緊記也要享受親子之間親密的時光,記着以「親子關係」「讓孩子不怕閱讀」為首要目標。

幼稚園、小學階段是親子閱讀的最好時間。也許這是父母可以給孩子的其中一份最好禮物。

#親子伴讀

#幼稚園、小學

#比時間、比心機

#親子關係

#Buying books would be a good thing if one could also buy the time to read them in. - Arthur Schopenhauer (唔關文章事、純粹個人喜愛的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