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相信改變的母親

09/30/2022

老師們熱烈地討論這個學生的進步,大家對他讚不絕口:既緊張自己的學業,又愛惜家人,他幫助朋友之餘又會幫助老師。他,就是今年的「個別學習計劃」的同學。這位年青人,在老師和家人的照顧下今年的進步很大。

他有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上年搞出多個大頭佛。今年大家對他的接受多了,用了很多有效方法幫助他發展,年青人也定了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越做越好。

下午,我單獨會見他的母親。可惜的是,媽媽怎也看不見他的努力。媽媽說他每天回家,就是關了門躲在房中。年青人說他在學校已經做好功課,又溫完習了,想在家中休息一下。可是媽媽卻只看到他在「躲懶」、「甚麼也沒做」。

年輕人說了很多遍,媽媽不相信。老師幫口告訴媽媽,媽媽仍是半信半疑。

媽媽不信任,說怕他做完成不了他的功課。可是,學校紀錄說明了一切:這年青人沒有欠過功課。媽媽緊張,怕他的成績很差,可是這年青人第一次考試全班考第一。

有時,有些孩子說她已經溫好書,我和老師也覺得未足夠、要再努力。但有些時候,我們會看見一些很勤奮的學生,是時候要休息了。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凡事適可而止!其實孩子看見自己有進步,得到其他人的肯定,學習動機自然會來。

讀書,讀多少才算足夠?我說,學到需要學的知識,保持學習興趣,便已足夠了。

媽媽要學習信任,青年人要學習表達、爭取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