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仔唔識自己做功課
如果家長發現小朋友唔識自己做功課。你會點做?
「教佢做囉」
咁你會點教?逐題讀俾佢聽,然後叫佢諗,再叫佢寫答案?
其實沒有一個教法人人啱用。最重要是看看小朋友的困難在哪裏,家長要先做一個小偵探。
有些小朋友屬於力有不逮,有些小朋友動機不足,又或只是想嗲你一下得到你的正面關注。
如果小朋友有足夠的能力,只是習慣依賴家長幫助,家長可以為小朋友定一些短時間的小目標、教授做功課技巧。例如,鼓勵他完成三題數學練習,如果能夠在5分鐘內獨自完成,媽媽就會給予獎勵。然後準時5分鐘後,媽媽就看看他的進度、給他口頭讚賞、稱讚他的努力及獨立解決問題。然後再定下目標。適當時候休息。
家長也可以教小朋友如遇到難題時可以先圈起題目/不明白的地方、先做下一題,等待時限後,媽媽就會過來教導。把獨立工作的時間慢慢延長,如由5分鐘逐漸延長至10分鐘或以上。
但如果小朋友屬於「唔識做」需要家長指導,家長也要先留意他的困難在哪裏。
可以先讓小朋友把功課拿出來,揭到適當的頁數(做功課習慣養成了未?)。然後嘗試讀出問題。先看看小朋友認字的能力。
如果他能讀出題目,但未能理解題目意思,家長可以鼓勵他再讀一次/陪他再讀一次。通常再讀一次的速度比第一次快,也會對理解有幫助。
另外家長可以圈起該課文常見的字詞,重點教導孩子。(例如數學題「總和/總數/合共」的意思就是「加埋一齊,加數」)
家長可教小朋友一邊閱讀、一邊圈起重要的字眼/資訊。
在理解題目後,就是解答題目的部份。這裏涉及學科知識,也正正考核小朋友是否理解所學的概念。
小朋友不明白課堂內容時,家長可以先簡單解說、配合多感官的技巧,例如流程/圖像表達、用實物協助計算等等。再讓小朋友練習。
小朋友成功解難了,就是書寫答案的部份。家長也可細心留意他是否在得到正確答案後也懂得把答案合適地寫在功課上。會否有書寫的困難。
所以單單唔識自己做功課,也可細分為四種「唔識」,或是「唔想」。就着不同困難,我們用不同方法教導小朋友。
不懂得「閱讀字詞」
不懂得「理解題目」
不懂得「解答題目」
不懂得「書寫答案」
#做個小偵探
#搵到問題癥結,解難得心應手
#唔識做功課
#做得好記得鼓勵啊
#比較依賴要你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