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要學「將來冇用」的知識?
在讀書/教書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知識並不常用。記得當年我在中學任教數學科。班內總有特別喜歡數學、也有特別討厭數學的人。
在讀書/教書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知識並不常用。記得當年我在中學任教數學科。班內總有特別喜歡數學、也有特別討厭數學的人。
這天在小學見家長,坐在面前的學生爸爸感覺很內斂、說話不多。但隨着老師開始說起兒子的不夠勤力丶時間安排失當,爸爸就說「其實我都忍咗佢好耐。我唔發火佢當我病貓,我今晚就返去打佢一鑊金,佢就知味道!」爸爸的火藥味很濃厚。從他額頭上暴脹的血管,就感受到那種生氣累積了多久。
今晚老細要你開OT ,你已經做到夜晚九點。老細行過來,看到你仍在工作丶一語不發,心想「都唔係好辛苦啫,佢都冇投訴」。(相信看到這裏,你心內已經唸起多字經)
有時小朋友默書成績不好,有時是因為沒有溫習/沒有溫熟,只要勤加努力就可以了。默書的範圍比起測驗考試少得多,通常有良好的溫習習慣、溫習時間充裕,大部份學生都處理得到。
每個小朋友都是獨特的!既然她是獨特的,自然有不同的學習方法。有人記性好樂於死記硬背,有人寧可動腦筋接受挑戰。有人需要清晰時間安排及外在提醒,有人在自己選擇之下更有動力更有創意。
登入網上銀行服務時,電腦需要我輸入手機實時顯示的「驗證碼」。這些驗證碼通常六個數目字,我一邊看電話一邊喃喃自語唸着。成功登入,我便把這些數字忘記得一乾二淨。在我喃喃自語記着的過程,我便用着我的「工作記憶」。
孩子非但沒有表示感激,反而對事事順從丶有求必應的媽媽態度越來越差。
又到午飯時間。學校附近的餐廳人特別多。我在圓桌的一邊坐下,圓桌的另一邊坐著另外兩位打扮斯文的男士。
回家後,你最喜歡做什麼?我喜歡發吽哣(放空),或無意識地看看手機。
眼前這個中四學生,我已跟他面見第四年了。中一那年,老師覺得他學習、情緒、行為很大困難,轉介給我為他進行評估。
一位中二學生的家長跟我說,我的仔仔就是很不自律。他每天總是用三至四小時打機,到了很慢很慢才林急臨忙做功課。他怎麼就不能自覺地完成功課,溫習一下呢?
歡迎大家分享內容、討論交流。分享時請列明「文章引述自 滿心教育心理服務 教育心理學家」
感謝你對知識的追求及對作者的尊重。